評論員觀察
“雙11”前一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發布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對飽受爭議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概念進行了界定。
2019年3月,有一起大型“翻車事故”。有消費者發現,同樣的機票,在某旅游平臺第二次搜索時,居然比第一次搜索貴了1500元,而航空公司并沒有提高票價,這讓“大數據殺熟”浮出水面,引起軒然大波。雖經公眾口誅筆伐,但“殺手”似乎不為所動,此類現象仍時有發生。今年“雙11”前,北京一位女士發現,自己購買的一件商品,用不同的手機登錄賬號購買,價格居然不一樣。相比較而言,用消費比較少的賬號購買,要比消費較多的賬號便宜整整25元!
對此類現象,經濟學統稱為價格歧視,或者叫差別定價,就是賣方將同一種產品以不同價格賣給不同客戶。理論上,“殺生”應該是價格歧視的主要形態,賣家對陌生人下手往往比較狠,比如人們外出旅游購物時容易成為冤大頭。熟人之間的交易,除了買賣還有情義,價格應該比較優惠才是,事實并非如此,有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如粵語歇后語“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所言,專門“殺熟”。如此反常看似不可理喻,細想也不出奇,在勢利眼中,親情、友情也有“價碼”,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很多時候,就算被“殺熟”,礙于情面,親人、熟人對賣家也不會太過計較,所以“殺熟”成本并不高。
線下“殺熟”比較容易操作,因為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線上交易買賣雙方互不熟悉,“殺熟”又是如何進行?電商要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出每個消費者的地理位置、性別、年齡、喜好、消費習慣、經濟能力等信息,然后精準實施價格歧視,非得靠大數據不可。是故,線上“殺熟”有個專用名詞叫“大數據殺熟”。若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消費者收入水平較高且價格敏感度較低,那么商品就不必給折扣,甚至可以上浮價格。好端端的大數據,居然被某些人用來“殺熟”,可謂明珠暗投。
不論“殺熟”與“殺生”,不管線上與線下,其實都不正常,都應該唾棄。道理很簡單,做人要有誠信,人無信而不立,做生意更是如此,業無信則不興。實施價格歧視,不管手法多高明、結果多完美,都是缺乏商業誠信的表現。一旦小伎倆被識破,消費者以腳投票,想把生意做大就是癡人說夢。對企業如此,對個人又何嘗不是呢?蠅頭小利賺到了,人情透支了,萬一日后你有難處,誰還愿意伸出援手?
“大數據殺熟”進入管理者法眼,開了一個好頭,下一步就看能否拿出有效辦法來,剎剎這股歪風邪氣。
(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