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以全國高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37歲,成為中國建筑界與聲學界培養的第一位博士;44歲,首度闡明聲學虛邊界原理,解決了國際難題;57歲,成為中國建筑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科院院士……吳碩賢院士的人生軌跡是一部鮮活生動的“學霸養成記”,其學養才情貫通文理,不僅詩書寫作皆有造詣,還善于從文學藝術中尋求科研靈感。在他身上,文理交叉編織、相互融會,成就了文理雙美的意境。
吳碩賢求學時是優秀的學生,作為全國師德標兵的他也是優秀的老師。近日,吳碩賢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并分享了成長歷程。他精彩的人生閱歷恰好又回應了當前頗受關注的教育問題:過早讓孩子背負學業重壓是不是好事?父母在教育中起到何種作用?文科的價值到底在何處?
在吳碩賢看來,讓孩子超前學習很多內容并不可取,成長的關鍵在于樹立遠大志向,并常懷恒心、充滿韌性。“ ‘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我覺得學生首先要有不懈追求的志向,才能造就大才。”吳碩賢說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蓉芳、龍錕、葉作林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從少年詩人到理科狀元
9月4日凌晨5時30分,吳碩賢一如往常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每日一詩”,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5年。看完殘奧會比賽的他感慨地寫道:“身體雖殘心未殘,唯知努力不知難。多年苦練終無憾,贏得世人刮目看。”
即便自身學習天賦極佳,吳碩賢也十分看重“努力”和“苦練”的價值。“天賦只是讓付出努力后的報酬稍高一些。但沒有努力肯定不能成功。”吳碩賢對記者說。
吳碩賢的父親吳秋山是知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家,母親是一名語文教師。耳濡目染下,吳碩賢從小展現出古詩詞、書法等方面的天賦。他最初的志向便是成為詩人或作家。
“長天如海云為浪,變幻升騰泡沫翻;霰玉紛飛三百丈,頓成大雨落人間”……這些氣勢豪放的詩詞便出自13歲的吳碩賢之手。著名文學家葉圣陶曾寫信評價其作品“諸作大體均佳,讀之有馀味”。
初三時,吳碩賢卻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他在《愛科學》一詩中闡明了原因: “停設備,撤專家,蜜月期終關系差。始立攀登科技志,徜徉數理咀英華。” 當時中蘇關系破裂,蘇聯撤走所有科技專家。吳碩賢從小閱讀《說岳全傳》等古典文學,深深被抗金英雄的氣節所打動,內心也希望于國家危難時能挺身而出。
立志攀登科學高峰的吳碩賢不僅看了諸多數理知識的課外書,也積極參與學校的學科競賽。“中學時在數學、物理所下的苦功,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吳碩賢表示。
1965年,吳碩賢以福建省理科狀元、全國理工科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建筑學專業錄取。他作為少數幾位新生代表受到時任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的接見,并鼓起勇氣說出“想成為科學家”的志向,校長的鼓勵讓他更加堅定了理想。
矢志不渝追求夢想
1970年,大學畢業的吳碩賢被分配到西安鐵路局基建處工作,1974年又調到南昌鐵路局第二工程段和福州設計所工作。
鐵道工程師的職業與建筑學專業有一定的距離,也讓吳碩賢的夢想偏離了軌道。但他擠出時間,系統地自學了包括公共建筑設計、建筑史以及全部的結構課程。
1978年,黨中央作出“恢復研究生招考”的決策。吳碩賢選擇報考研究生,繼續圓“成為科學家”的夢。31歲的吳碩賢最終被錄取為清華大學建筑系建筑技術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因為數理基礎好,吳碩賢在導師的建議下,將研究方向由建筑歷史轉向建筑聲學。之后他又成為建筑學院僅有的三位博士研究生之一。
吳碩賢的博士論文題為《道路交通噪聲的預報、計算機模擬及其在城市防噪規劃中的應用》。這個課題當時國內無人涉及,但吳碩賢卻開拓性地提出了城市交通噪聲預報、仿真及防噪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1984年,吳碩賢成為中國建筑界與聲學界自己培養的首位博士,前往浙江大學任教。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城市化加速,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相比于建筑設計,建筑聲學確實略顯“邊緣”,但吳碩賢選擇“甘磨板凳守清貧”,他所提出的“混響場車流噪聲簡潔公式”“廳堂響度評價新指標和計算公式”等學術成果為建筑與環境聲學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我的研究領域就是建筑聲學,自然要用自己所學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如此才不辜負導師的栽培。”吳碩賢對記者說。
1998年,他調到華南理工大學。此時國內的劇院、音樂廳、會議廳迎來建設熱潮,這些建筑對聲音品質要求高,建筑聲學等來了春天。
吳碩賢團隊陸續承擔過包括人民大會堂、廣州大劇院、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廣東粵劇院等近百項工程的聲學研究與設計任務,填補建筑聲學領域的多個空白。廣州大劇院被評為“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是亞洲國家劇院中唯一入選的劇院。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在首屆世界建筑節上摘取公共建筑類的最高榮譽,成為我國參評建筑中唯一一個獲獎項目。
2005年,吳碩賢當選全國建筑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心情平靜地寫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感懷》一詩:“半世追求謀致用,平生研究貴堅持”。
文理兼修 融會貫通
“理緯文經織錦成”是吳碩賢對自己治學理念的概括,即把治學當作編織錦緞,以理科知識為緯線,以文科修養為經線,理與文交叉編織,相互融匯。
聲景、香景和光景便是人居環境的三種重要景觀,分別是訴諸聽覺、嗅覺和視覺的風景。它們對于美麗中國建設、生態城鄉建設及保留鄉愁具有重要意義。
吳碩賢曾發表《〈詩經〉中的聲景觀》一文,發現《詩經》中28%的內容均與聲景有關,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蟋蟀在堂,歲聿其逝”“習習谷風,維風及雨”等詩句,便反映了自然界中鳥唱蟲鳴風聲雨響等自然界的聲景觀。
他還發現《詩經》中有大量篇幅描述先民對包括日、月、星三光以及對彩虹、庭燎等由光所造成的景象的觀賞。受到啟發的他首次提出光景的概念,并倡導建立光景學的新學科。“光景指的主要是由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光影及其變化所形成的景觀,如今國內外也相繼引起后續的研究。”吳碩賢說。
文理貫通讓吳碩賢沉淀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科研軌跡。在他看來,科技工作者必須具有人文素養。因為科技能造福人類也能危害人類,科研工作者可以堅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也會陷入急功近利、弄虛造假的迷途。而人文素養能幫助科技工作者選擇正確的道路。
所以吳碩賢的科研事業與他的詩歌一樣,充滿對自然、生命和友情的熱愛,以及對普羅大眾的人文關懷。他不遺余力地呼吁社會對人居聲環境的關注,推動中國建筑及建成環境的使用后評估。
對話吳碩賢院士
“我主張文理兼修,不能偏廢”
廣州日報:您在詩中寫道,自己的童年是與游戲相伴。這與當今孩子的童年完全不一樣?
吳碩賢:我非常反對現在孩子的學習負擔那么重。我的童年在福建省平和縣小溪鎮度過,并住在名為“半野軒”的老屋里。我常和農村孩子玩耍,與自然界接觸較多。“制彈弓”這些游戲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也讓我動腦筋思考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游戲對孩子非常重要。
廣州日報:您在《叨叨令·兒童的疑惑》一詩中寫道:雛雞雞卵何能破?青蛙長尾如何沒?蟬兒蟬蛻何時落?自然界的親密接觸,是不是您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源泉?
吳碩賢:對。我們如果有機會對動植物進行近距離的觀察,便會產生一些疑問。
廣州日報:“雙減”政策有望緩解不少家長的教育焦慮,您如何看待教育環境的變化?
吳碩賢:我贊成“雙減”政策,兒童學業負擔太重,沒有游戲的時間跟空間,對他們成長很不利。沒有必要讓孩子超前學習很多內容,因為人的智力發育到一定程度,很多知識就自然容易理解。如果太早讓孩子學習精深的東西,不僅吃力不討好,若是引起厭學那就更加糟糕。
廣州日報:您的父母在您求學時,有沒有給您加碼?
吳碩賢:沒有。我的父母親工作繁忙,不大有空管我。家父常在家寫毛筆字、作詩詞,會給我指點一些基本知識。但家中有很多書,我自己會去看。父親對書法、民樂、詩詞的興趣,無形中對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為家庭的熏陶作用還是很大。
廣州日報:您詩中曾言“師父登堂宣教義,門生尋徑自修持”。在您看來,師父該如何“宣教義”,學生又該如何“自修持”?
吳碩賢: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學生首先要有志向,否則便不能成大才。如果對自己的要求不高,肯定無法成為佼佼者。當學生有了志向后,師傅要給學生指明路徑,為他打好基礎,這是作為老師非常重要的職責。
廣州日報:央行今年發布的工作論文《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提到:“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您如何看待文科的價值?
吳碩賢:我歷來主張文理兼修,不能偏廢。文科生要學習一些科學知識,理工科學生要有人文素養。我們面對自然和社會問題時,都必須用綜合的知識來尋求解決之道,這是我的一個基本觀點。
人文和科技雖分工不同,但它們所具有的思維、方法、技術可以彼此借鑒。我曾主持中國科學院一個咨詢項目“繼承弘揚傳統文化,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主張關注與拓展包括聲景、香景及光景三景在內有關人居環境的研究與應用實踐。這方面中華傳統文化就提供了很多啟示。如杭州西湖十景有“柳浪聞鶯”“南屏晚鐘”“曲院風荷”“三潭映月”等景點,就體現了將聲景、香景及光景很好結合的案例。科學研究是能夠從人文知識里獲得靈感的,關鍵在于思維上能否做到由此及彼。
他是誰?
他是中國建筑界與聲學界培養的第一位博士;
44歲,他首度闡明聲學虛邊界原理,解決了國際難題;
57歲,他成為中國建筑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科院院士。
他的人生抱負
“半世追求謀致用,平生研究貴堅持”。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感懷》
他的治學理念
“理緯文經織錦成”。
他參與的項目
吳碩賢團隊陸續承擔過包括人民大會堂、廣州大劇院、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廣東粵劇院等近百項工程的聲學研究與設計任務,填補建筑聲學領域的多個空白。廣州大劇院被評為“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是亞洲國家劇院中唯一入選的劇院。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在首屆世界建筑節上摘取公共建筑類的最高榮譽,成為我國參評建筑中唯一一個獲獎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