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掰癥”有啥好牛的?
“梗”下的認同焦慮不能忽視
在新詞層出不窮的今天,“社交牛掰癥”是個相對容易理解的概念,即與“社交恐懼癥”相對,指在大眾社會行為中外向、不怕生、自來熟,且游刃有余。
當然,“社交牛掰癥”概念也并非突然誕生。據梳理,其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初生代網紅“焦雙喜”在網絡上發布各類短視頻,其中《B哥的一天》就以“用洗衣粉在馬桶里洗頭”等極具戲劇性、搞笑、出格、夸張的行為而引人注目。這被認為是“社交牛掰癥”的雛形。
這個概念首次成為熱門是在今年7月。在B站某UP主搬運“焦雙喜”的《B哥和路人支持鴻星爾克》視頻評論區,有網友用該詞總結了自己的觀后感。隨后,這一非常具有網絡特性精準概括的概念,便頻頻出現在各種類似的視頻和圖文中,隨即成了一股熱流。
“社交牛掰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的獵奇心理。當然,它更像一個具有娛樂性質的“梗”,一些日常被壓抑不被允許的行為或某些長久背負的“社交壓力”,在這些人身上得到了釋放,也就獲得了暫時的心理愉悅。
“社交牛掰癥”走紅,“梗”下的認同焦慮也不能忽視。在“社恐成為標配”的當下,大量年輕人才會對“社牛”另眼相看。在類似視頻或圖文的評論區,有大量表示“羨慕這個心理素質”“此刻很需要”的人,這足以說明,對于“社交恐懼癥”和社交平庸的人來說,“社牛”本身代表著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甚至被認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生活困擾;更說明,在較為浮躁的社會氛圍下,年輕人很難和諧自處,常常在網絡熱點的追隨中迷失自我。換句話說,出現了在社會認同和自我實現間的失衡。
但要注意的是,網絡上的“社牛”視頻更多是一種“表演”。一些UP主們不過是為了流量而刻意追求出格行為,這并不意味著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模仿借鑒。現實生活中,“社牛”和“社死”往往在一線之間。而這樣的后果,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因而也成為了阻礙人們在公共場合“放飛自我”的重要因素。
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不會盲目。無論“社恐”還是“社牛”,其實都只是一種和社會相處的方式,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內心,理解自己的行為,最終接納自己。所以,在這場“社交牛掰癥”的狂歡中,不妨也靜下心來想想,什么才是更適合自己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